新闻通知
首页 >> 新闻通知 >> 聚焦新闻 >> 正文

改革提质年 | 交通学院师生研发新技术 助力北方天途拓展无人机应用

发布时间:2025.07.31

暑假期间,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师生以“专业训练+创新实践”为抓手,自主研发出一项“无人机+AI”实时检测罂粟技术方案。该成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通过技术分享助力合作企业拓展应用业务,成为产教融合从“单向输入”转向“双向赋能”的生动案例。

校企合作筑基:从“资源输入”到“技术输出”的跨越

2021年,交通学院与北方天途航空技术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天途”)联合成立“北方天途无人机应用工程师学院”,签订《知识技术资源共享协议》。建设期内,北方天途向学校共享无人机专业技术、实训设备及行业资源,支撑专业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形成“企业输入、学校吸收”的初始模式。此次师生团队的技术研发,打破了单向输入的格局,实现了“学校输出、企业受益”的双向互动。

技术研发:用“无人机+AI”破解禁毒监测痛点

传统人工巡检罂粟效率低、盲区多,而无人机能覆盖更大范围,AI则能实现精准识别。研发过程中,师生们结合专业优势,针对罂粟生长的萌芽、开花、结果等不同阶段,构建了超万张罂粟全周期影像数据库,训练了基于YOLO的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能实时识别罂粟植株、定位生长位置,并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实时检测罂粟植株并进行标记,解决了传统监测方式的痛点。

学生感悟:在实践中成长,用成果反哺企业

“暑假每天都在实验室里调试代码、测试模型,虽然辛苦,但看到模型识别准确率不断提升,特别有成就感。”参与研发的学生张一帆说,这次实践让他对“无人机+AI”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掌握了从需求分析到技术实现的完整流程。团队另一位学生王少成则表示:“能把课堂上学的知识用到实际问题中,还能帮助企业拓展业务,感觉自己的学习有了实际价值。”

企业反馈:双向赋能,产教融合的核心要义

北方天途教育事业经理马丽对该技术给予高度评价:“这项技术针对性强,能有效提升我们在禁毒检测领域的业务能力。此前我们向学校提供资源,现在学校反哺技术,这种双向赋能正是产教融合的核心要义。”据了解,企业已将该技术纳入下一步业务拓展计划,拟在京津冀地区开展试点应用,助力当地禁毒工作的精准化、高效化。

产教融合新阶段:形成“闭环”,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人才

产教融合不是简单的资源交换,而是要形成“学校培养人才、企业提供实践、人才反哺企业”的闭环。此次师生研发成果的输出,标志着工程师学院的产教融合进入了新阶段。未来,交通学院将继续深化与北方天途的合作,围绕无人机应用技术的前沿领域开展联合研发,培养更多适应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暑假里的“科技练兵”,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更让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交通学院无人机专业师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的理念,为无人机技术的应用拓展了新的空间,也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