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成长——我的读书故事”学生优秀作品之五 李子丹时间:2016-11-02 15:46:42 点击:
《论语》的魅力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城轨工程的李子丹,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论语》的魅力。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时期。说起《论语》,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里面的哲理佳句,而是孔子,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和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必定是孔子。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得上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和理想的社会。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相传弟子有三千人,贤弟子有七十二人。
        二零零八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鼓手一边击缶,一边吟诵着《论语》中的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欢迎世界各国友人的到来。孔子的‘三千弟子’扮演者们吟诵着《论语》中的名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奥运会用论语开始,一是为了展示中华文明礼仪之邦的特点,二是为了宣扬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向世界表达了‘文字’这个概念,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
        古语云:‘半部论语治天下’,那是对我安邦治国的大人物说的,对于普通人,治好自己的人生,哪里用得着半部《论语》,依我看,三句足矣,哪三句这么重要?《论语》开章明义的头三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一句讲的是学习对人生修养的重要性,其实就是如何自我修养,一个人,如果知道学习,爱好学习,并以学习为人生最大快乐,这样的人修养能不高吗?第二句是讲朋友的重要性,其实就是讲如何与别人相处,如何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对待别人,都若有朋自远方来,快乐地接待他,并让他感到快乐,皆大欢喜,什么样的人处不好呢?第三句是做人的最高境界,虽然很难达到,但是我们也要去追求。我们常遇到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委屈自己,这个时候,我们要相信公道自在人心,相信问心无愧,不怒不气不急不躁,学会以柔克刚的道理。
        都说《论语》微言大义,一字不易,在这三句话中体现的也很突出。为什么第一句得到的快乐用通假字‘悦’字,第二句得到的快乐用‘乐’字?两个字其实表达的是同一种喜悦的心理状态与情感,可是孔子偏要区别开来,而且这两个字不可以互相替换,何也?原来‘悦’是形声字,心字旁边表喜悦,侧重心理活动。也就是说,学习有了快乐,有了进步,有了成绩,要谦虚,不要骄傲,要把那种快乐隐藏于内心,不要张扬表露,因为骄傲容易使人退步,而且招人嫉妒。可对待朋友呢?快乐要表现出来,要让人家看到,所以用了会意字“乐”字,侧重表情动作,就是要用各种形式把内心的快乐体现在外观,充分表现出待友的热情,让别人能够感受到。看,一字之别,差之大矣。我相信理解了这三句话并且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就可以治好自己的人生。
       《论语》的前三句话都这么有魅力,更何况后面的哲理佳句呢!让我们一起去探寻《论语》中的魅力吧!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16级城轨工程 李子丹
 

相关热词搜索:“品读

上一篇:“品读•成长——我的读书故事”学生优秀作品展之四 刘澎
下一篇:"品读 成长——我的读书故事"学生优秀作品展之六 张钊伟



Copyright © 2010-2016 jtxy.com.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平镇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102200 邮箱:jtxybgs@sina.com 电话:010-89703145
京ICP备20016074号 公安网安备案号 11011402011198